目前學術界已經發展出許多處理影像訊號壓縮及編碼的技術
(codecs),談到這些技術,應用最廣泛的編碼標準底下四種:
1.)H.261
2.)H.263
3.)JPEG,MJPEG
4.)MPEG
5.)H.264
H.261 標準
H.261 的影像編碼標準出現在1990 年的ITU 。一開始的用途主要是支援影像電話(video phone)與視訊會議(video conferencing)。H.261 的格式有二種,分別有不同的解析度:
1.)QCIF :176x144
2.)CIF :352x288
H.261 的fps (frames per second)可以達到7.5,10,15 與30 fps 。由於H.261 一開始是架構在ISDN B 上面,而ISDN B 的傳輸速度為 64 Kbps ,所以 H.261 也被稱為 Px64 (x =1 to 30)。
CIF 全名為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主要是為了要支援各種不同解析度的電影而被定義出來,例如NTSC,PAL,SECAM電視系統。而 QCIF 則是Quarter-CIF 也就是CIF 解析度的一半。除此之外,H.261 也可以說是MPEG-1 標準的前輩。
H.263 標準
H.263 是H.261 的加強版,誕生於1994 年(ITU)。H.263 開始支援 PSTN ,不過要特別說明一點,H.263 比MPEG-1 還要晚出現,而且H.263 還是基於MPEG-1 而發展。H.263 的標準共支援五種不同的解析度,分別為:
1.)Sub-QCIF :128x96
2.)QCIF :176x144
3.)CIF :352x288
4.)4CIF :704x576
5.)16CIF :1408x1152
傳輸速度為 8 Kbps ~1.5 Mbps 。除此之外,H.263 也是MPEG-4標準的基礎。
H.264
在現今國際舞台上,視訊壓縮編碼標準主要是由兩個組織分別所制定而出,一是H.26x系列由ITU-T組織所製定維護,另一則是MPEG系列由ISO/IEC JTC孕育而生。 在西元2001年12月,由這兩組織攜手合作,成立聯合視訊小組(Joint Video Team, JVT),旨在發展新視訊壓縮編碼標準格式,此種格式在ITU-T中稱為H.264,而在ISO組織中則被納進MPEG-4 Part-10 (ISO/IEC 14496-10)並且被命名為Advanced Video Coding (AVC),一般而言通常將之合稱為H.264/AVC。 由於H.264/AVC模式選擇利用高度地彈性以取得影像壓縮後高品質要求而導致其計算量十分地龐大,這會使得影像在編碼時期得耗費大量時間使得即時編碼要求變得是一項十分嚴苛的挑戰...(待續)
什麼是 VGA、QVGA、CIF、QCIF .... ?
|
||||||||||||||||||||||||||||||||||||||||||||||||||||||||||||||||||||||||||||||||||||||||||||
|
||||||||||||||||||||||||||||||||||||||||||||||||||||||||||||||||||||||||||||||||||||||||||||
|
http://tw.myblog.yahoo.com/jw!kpF0AqOIFRko2n5CMMGc/article?mid=162
留言列表